在年10月12日举行的“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科学家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刘祖生,湖南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等7位国家级茶叶专家受聘担任安化黑茶产业发展首席顾问。专家们将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黑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服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安化黑茶行业开展长期合作,全力助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
陈宗懋
我国茶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陈院士从事茶叶科学研究50多年,主持创建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和茶园昆虫化学生态学两个新兴茶学领域,在茶叶质量与安全、茶与健康、茶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主编《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重要茶学专著6本。
王庆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正局级)、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从事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产业经济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茶叶流通体系建设、市场机制完善、营销模式创新、市场秩序维护及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杨亚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直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农业部“”重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茶叶等国家、省部重点科研项目20多项,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1部、合作出书4本,发表论文40多篇。
张士康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茶叶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及相关产业运作。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突出贡献人物”和“江苏省创新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刘祖生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我国著名茶学教育家、茶树育种栽培专家,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高等茶学教育与茶叶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茶学博士点。先后培育出浙农12、浙农、浙农21、浙农25等一批国家级茶树良种,在茶树品种选育、茶树矮化密植速成栽培和苦丁茶资源研究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施兆鹏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国著名茶学教育家、茶叶审评专家和茶叶深加工专家,曾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四等奖各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主编《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参编《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业词典》、《中国名家茶诗》等。
刘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茶学学科和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等职。先后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领衔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和湖南省光召科技奖。
原载《中国安化黑茶行业大家庭》(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0,安化黑茶杂志社编箸)
长按图片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ngchaa.com/gyzz/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