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丁茶 > 苦丁茶化学成份 > 正文 > 正文

寻访中国近代茶界学术名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2 14:20:30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74.html

吴觉农

浙江上虞县人,年4月14日出生,年逝世。中国现代著名茶业专家、农业经济学家之一。由于七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对中国茶叶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被尊称为“当代茶圣”。

年到年,留日学习茶叶专业。回国后参加中华农学会,先后担任司库、副理事长等职。年进上海商品检验局,年担任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期间,在复旦大学农学院创设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叶组(系)和茶叶专修科,兼任教授和主任,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筹建中国际性第一个茶叶研究所——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兼任所长。年,被任命为农业部副部长并兼任新成立的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

他著作、译述宏富,涉及面广。早期《中国的农民问题》被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采用为教材,茶业方面著译多万字以上,主要有合著《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国茶业问题》,主持编译《茶叶全书》、《印度锡兰之茶业》、《荷印之茶业》等考察报告,主编《茶纪述评》等专著。年中国茶业界特将其代表作精心编纂成《吴觉农选集》,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作为献给他九十寿辰的礼物。

庄晚芳

福建惠安人,年8月出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中国农学会顾问、中国茶叶学会荣誉理事、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茶人之家名誉理事长。

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艺系,年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年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副局长,年筹办福建示范茶厂,任副厂长兼总技师。年任福建省农林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兼任协和大学教授。年任复旦大学农学系教授,年任安徽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教授,年调入浙江大学。曾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名誉所长,浙江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茶叶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六十年来,庄晚芳致力于中国茶叶事业的发展和茶叶科技人员的培养。年培养了我国第一名茶学研究生。曾三次主编全国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出版专著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茶树生理》、《中国茶史散论》等。撰写与主编《中国的茶叶》、《中国名茶》和《饮茶漫话》,发表《论茶树变种分类》和《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处》等余篇论文。

王镇恒

浙江温州人,年9月生。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年起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兼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副主任、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

年起主持茶树内部结构等课题的研究,年英国科技中心授予“世界科技名人”称号,业绩于年被载入《世界农业科技名人录》。出版编写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本科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农业(茶学)工具书多种,发表学术论文、译文50多篇。主要著作有:《简明农业词典》、《经济大工业辞典·农业经济》、《英汉茶业词汇》、《茶树栽培学》、《茶树生态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

谢丰镐

浙江余姚人,年5月出生。曾任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茶人之家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农学院茶业专修科。历任浙江省茶叶公司技术员、加工科长、工程师,年底至年底任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年共同承办91年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并担任全国文化名茶和优秀茶包装评选委员会主席。

胡坪

浙江淳安县人,年3月生。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经济作物局)科长、高级农艺师等职。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农学院,分配到浙江省从事茶叶推广工作。曾主持、参加和完成“茶园普查”、“病虫害防治”、“古代名茶的恢复和推广”、“创新名茶”、“机械制茶”等课题。八十年代茶叶出现滞销,主动倡议“多茶类、多渠道、多口岸”等对策,并积极度产红碎茶、开发名茶和多茶类取得成功,为改变浙江省茶叶滞销局面作出了有效的努力。

主要著有《种茶》、《种茶和制茶》;科教片《茶树短穗扦插》编剧、电视片《绿茶初制加工》编剧。还发表论文百余篇,译文5万余字。

程启坤

江西婺源县人,生于年3月。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曾兼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现还兼任中国茶叶学会顾问、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顾问等职。

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一直从事茶叶生物化学和茶叶品质化学和茶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茶化浅析》、《茶叶优质原理与技术》、《饮茶的科学》、《中国茶与健康》、《中国茶经》、《中国茶树栽培》、《西湖龙井茶》、《茶叶典故》、《中国茶文化》等。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余篇。

阮宇成

上海市人。原籍浙江余姚。生于年2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茶叶生物化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荣誉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顾问,浙江国际茶人之家顾问。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年后曾任上海大中化工厂分厂总工程师、湖南农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年国务院学位委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茶叶生物化学科研和教学,首次确定在茶树绝度饥饿时茶多酚可以作为呼吸荃质被利用的学术论点被公认;所创电生物化学与制茶品质的关系及其理论,为研究结果所证明并获竺可桢科学奖。

曾参与编写国内第一本《茶叶生物化学》教科书,主编《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研究手册》,领导起草13项“茶叶理化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茶叶生化篇》;参加编写《中国茶经》,另撰写发表论文50余篇。

庄任

福建晋江人,年3月出生。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茶叶学会荣誉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农产制造专业,留校任教。年夏随吴觉农先生到复旦大学协助筹办茶叶系,年随吴到福建崇安筹办茶叶研究所,负责制茶组工作。年参加筹组福建省茶叶学会,成立以后历任第一至第四届副理事长负责学术及日常工作,并历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荣誉理事。

与省内外专家合著《中国制茶工艺》、《福建茉莉花茶》、《饮茶活动与其文化内涵的衍变兼论茶艺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乌龙茶的发展史与品饮艺术》、《生活、艺术,艺术、生活》等书籍,年筹办并参加编辑《福建茶叶》季刊。

刘祖生

简历:刘祖生,年8月出生,湖南安化人.年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年调浙江农业大学,年晋升教授,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茶叶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第七、八届理事长和中国茶叶博物馆顾问等职。

主要业绩:主讲“茶树育种学”等8门课程,培养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余人。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各1本,即《茶用香花栽培学》、《茶树栽培学》和《茶树育种学》。主持创建我国第一个茶学博士点和全国唯一的茶学国家重点学科。主持育成茶树新品种10个,其中浙农12、浙农和浙农21为国家级良种,浙农、浙农、浙农25、和浙农省级良种,待审定品种3个。此外,在茶树矮化密植、苦丁茶资源开发、茶树良种繁育和茶树基因克隆等方面也获得多项创新成果。主要论著有《茶树育种学》、《茶叶》、《茶·茶科学·茶文化》、《茶韵》和《中国茶学辞典》(常务副主编)、《中国茶叶大辞典》(育种篇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卷》(茶学分支主编)等10余部,发表论文80等篇。

主要奖励:获国家优秀教材奖1项、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曾评为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和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工作者。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堂恒

浙江平湖人,年7月出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浙江省茶叶学会荣誉理事。

年任重庆中国茶叶公司技术处科长,年任上海兴华制茶公司襄理,年赴美国,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研究生,年起至浙江农学院任教授。

曾主持绿茶鲜叶摊放试验,红茶不萎凋试验和热处理试验等,主持的茶叶揉捻机试验、绿茶初制连续化装置、茶叶水分电测仪,分别获全国奖,出版有《张堂恒选集》,主编《中国制茶工艺》、《茶叶贸易学》,翻译出版《印度茶的栽培和制造》、《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等。

陈宗懋

浙江海盐人,年10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茶人之家》副理事长、浙江省科技翻译学会常务理事。

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年2月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先后任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发表的茶与人体健康的论文对振兴我国茶业,特别是保健茶,起着积极作用,受到国内外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ngchaa.com/hxcf/8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苦丁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