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季是一年四季当中最应该补益的季节,而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这个季节适宜进温补、入肾的食物。在这个时期为身体增加更多的营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温热食物可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补气填精、温补肾阳
①羊
在汉字里面,凡是带羊的汉字,都有美好吉祥的意思。如美好的美,吉祥的祥。羊是容易饲养的动物,且肉能温补,毛能纺织,全身都是宝,所以被人赋予了美好的含义。
中医认为,羊得草木的精华,性温热,有补益肝胆气血的功效,能够治疗肝血虚寒的病症。
羊肉适合体质虚寒的人在冬天食用。若体质偏热,则应当佐以凉性的蔬菜相搭配。比如用绿豆芽替代葱白炒羊肉,或者用西葫芦炖羊肉,都可以平衡羊肉的温燥。
冬季最受食客欢迎的莫过于涮羊肉,吃涮羊肉的时候搭配的小料,如芝麻酱、香油、蒜、酱豆腐、韭菜花等,既有去膻开胃的作用,还能增强羊肉温热滋补的功效。
②鸡
鸡肉比羊肉更热。
中医认为,鸡性热,入心。能温补、鼓舞心经气血,善于治疗心气、心血不足的虚损证。
吃鸡,首选母鸡或者老母鸡,而吃雏鸡或公鸡的时候,最好用阴寒的食材去中和平衡鸡肉的热性。最讲究的吃法莫过于小鸡炖蘑菇。而最忌讳的是诸如辣子鸡丁、烤鸡翅、炸鸡等,在本来热性的鸡肉中加热性的香料,相当于火上浇油。
如遇吃鸡肉导致燥热、流鼻血、咽痛、发热、早醒等症状,可以炒绿豆芽或苦瓜吃,也可以用莲子心或苦丁茶泡水喝,已达清热的效果。
③牛
中医认为牛肉甘平、偏温,能补益脾胃的气血津液。
其中牛肉汤最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食用,在五谷为养的基础上,可增强补益作用。或选择嫩牛肉,慢火炖的烂烂的吃也可。
中医有个理论叫作以脏补脏,最有益于人体肠胃消化功能的是牛百叶,不仅有弹性而且肉质细嫩。
牛筋相较于牛肉而言也更富有营养和食疗的价值,对于过度运动损伤筋腱的人,和过度不运动筋腱软骨退化的人,牛蹄筋就是很好的补益食品。
二.黑色的食物可以滋补肾气,有助于身体抵御寒冬
①黑米
黑米素有药米之称,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
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古农医书记载:黑米可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
食用黑米时需注意,黑米外皮坚韧不易煮烂,应该先浸泡一夜之后再煮食。
②黑豆
中医认为,黑豆能入肾、膀胱经。
肾为水脏,在五行属水,对应的五味是咸,对应的颜色是黑色,如果脸部出现黑色,如黑眼圈或黑发变白等,往往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黑豆不仅能补肾、固精、缩尿,还能乌须黑发。把黑豆蒸熟晾干,用淡盐水送服,长期食用的话可以治疗少白头和老年人白发。
黑豆豆浆搭配全麦面包,可谓最营养健康而且利于减肥的早餐黄金搭档。
③黑芝麻
中医认为,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
黑芝麻有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功效,非常适合脑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日常食用。
大家都知道常吃黑芝麻有乌发的作用,但是大多数人却不清楚大量摄取黑芝麻也会导致脱发。因为黑芝麻含有的脂肪高,过多食用会引发头皮油腻,以致毛囊枯萎、脱落。所以食用黑芝麻春夏两季每天半小匙,秋冬两季每天一大匙即可。
三.生液滋阴润燥,煲汤一招解决
中医说肾在五行中属水、主藏精。
冬季寒冷干燥,许多人认为多喝水就可以保持滋润,但其实我们喝进去的水并不能马上变成自己的体液。体液的产生离不开水,但是还需要肾把人的精髓营养融入水中,才能变成有功能的体液。
煲汤可以有效地帮助人生成体液,其滋阴润肺的效果远比喝水要好,更方便人体吸收。
煲汤,其实煲的就是液,需要时间、火候和很好的介质。煲汤一般要用砂器或陶瓷,不要用那些导热特别快、散热特别快的介质,那样的话不但熬不成液,还会熬焦、熬干。
想利用煲汤达到补益或者养生的作用,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养成一个长期的习惯,每周至少2-3次。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冬季感冒频发,感冒期间不适合煲汤进补,因为此期间人的身体格外虚弱,所谓虚不受补就是这个道理。否则食用不当,很有可能加重病情,适得其反。
来源:网络综合
本站非原创文章,图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白癜风患处会脱皮吗白癜风去哪里看